藝點新聞Kate編輯整理
NewJeans 與經紀公司 ADOR 合約糾紛持續升溫,首爾中央地方法院第 52 民事部於 5 月 30 日裁定,在雙方「專屬合約效力確認訴訟」一審判決出爐前,NewJeans 不得未經 ADOR 事前同意,私下進行任何演藝活動,包括透過第三方或改名行動。若違反此禁令,每位成員每次違規將需賠償 10 億韓元(約新台幣 2100 萬元),五人合計一次違規恐面臨高達 50 億韓元(約新台幣 1.08 億元)的鉅額賠償。
此裁定為法院受理 ADOR 於 4 月 4 日提出的「間接強制申請」,旨在強化 3 月 21 日裁定的假處分效力,當時法院已禁止 NewJeans 以「NJZ」等新名義單方面展開活動(包括海外演出及發行歌曲等)。然而,NewJeans 仍於假處分生效後,以「NJZ」之名參加香港演唱會並發布新歌,法院因此認定其違反義務,未來也有再次違規之虞,遂裁定以高額賠償作為強制手段。
▲NewJeans(圖/Getty Images)
對此,NewJeans 於 30 日發表聲明,強調此次「間接強制」決定為臨時措施,僅附隨於 3 月的假處分命令,並非針對目前進行中的即時抗告案件。她們表示,若最終在抗告程序中勝訴,所有假處分及間接強制決定將一併失效。
NewJeans 與 ADOR 的矛盾可追溯至去年 11 月。當時 NewJeans 指控信任關係破裂,宣布解除與 ADOR 的專屬合約,並以「NJZ」展開獨立活動。ADOR 則於同年 12 月提起訴訟,要求確認合約效力。法院在 2025 年 3 月裁定支持 ADOR,並下令暫停 NewJeans 活動。雙方律師於 4 月首次出庭應訴,ADOR 表達和解意願,但 NewJeans 明確拒絕,目前第二次辯論定於 6 月 5 日舉行,
團體目前全力應對官司,面對 ADOR 多達 12 人的律師團,NewJeans 已擴編法律團隊至 13 人,顯示本案對雙方皆具重大意義。此案引起各界關注,網友意見兩極,有人批評 NewJeans「活該」、「革命代價高昂」,也有人力挺她們對抗體制。隨著第二次辯論即將登場,雙方的對峙恐將進一步白熱化。
延伸閱讀